第二個,我覺得如果我們要看核心競爭力的問題,我們看一下今天的基金,今天在國內做項目的基金是很多的,你比如說凱德置地,他們已經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已經獲得了相當多的知識經驗和積累,他有不同的部門解決不同的問題,但是為什么現(xiàn)在國內基金開發(fā),基金做的項目好像只有少數基金做的很好,其他的都很差,原因是房地產是一個非常地域性的一個行業(yè),他一定要實現(xiàn)人員的本土化,他甚至要想方設法變成一個中國的公司,這個基金的錢才能心安理得的投到中國,我們可以看一下基金在中國的做法,這種做法可以指導我們,如果往大里做,往穩(wěn)定做專業(yè)化的方向,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我非常同意林總剛才說的特點,就是說作為房地產的公司實際上是一個資源整合者,我昨天又看了京津新城,京津新城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看到那個項目,每次看那個項目的時候我都覺得無言以對,我第一次看郭軍和林少沖在沙盤前面看那個項目,我不知道我該怎么表達那個項目,是大?是小?還是瘋狂?我進去看到一大張地圖,圍繞天津寶坻線有無數的地圖,中國各大棉紡產品和服裝行業(yè)各大基地,其實在那個圖上已經有一個非常大的圈,中國寶坻是一個特別大的圈,他在這個地方要做未來華北,乃至亞洲最大一個服裝的物流和集散地,這個是我們代理公司能想得出來嗎?我們想不出來,我們沒有這樣的意識積淀,因為我們今天誕生的中國,我們在座每一個,今天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我們絕對干上中國五千年以來最好的時刻,為什么?因為變革,因為自由,因為中國經濟自己蓬勃的發(fā)展,如果今天中國的GDP從8%掉到4%大家看一下,我們趕上這么好的時候,所以這是13億人共同的富裕,這是20世紀以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得事件,面對最偉大的事件我們要做什么,我覺得核心競爭力第一勇敢,至少我認為珠江敢搶,今天到底對還是錯不好評判,但如果我們在今天這么廣泛的市場,這么澎湃的是市場里我們不勇敢的話我認為開發(fā)商就沒有出路,或者注定他浪費了很好的時機做的無聊的事情。就像前一段時間我們看報紙上說皇馬的教練,上帝給了你翅膀,但是你去不好好利用。在勇敢的前提下盡可能準確,因為每個人的核心競爭力都會不同,只要掌握這兩點,我認為他的核心競爭力就會非常明顯,這在我們做內蒙的項目也非常明顯。
段枚焱:實際上我個人判斷現(xiàn)在在二三線城市瘋狂拿地,拿一線城市牛市判斷,好多東西二三線城市談的很淺,這早晚要出問題的,過熱不會過熱到北京,深圳或者廣州這樣的東西,恰恰在二三線城市。
李文杰:一個省的核心城市就是省會,它的消費力就是來自整個省的。 段枚焱:實際上牛市底下剛才你說的勇敢也好,黃總說的膽大也好,在北京沒事,在上海沒事,在深圳就沒事,但是你掄到二三級城市你再看。
吳江:在呼和浩特賣的最好的新希望家園,賣了半年賣了一億五千萬,做一個后現(xiàn)代城我一年的銷售額可能是他半年的銷售額,我何必要到他那去。 劉春生:剛才吳總又一次呼應了黃總,黃總提出了一個大好的機會,其實你剛才說的我可以理解為勇敢,也可以理解為膽大,吳總也是拿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出來的,現(xiàn)在我想請中原的李總給我們談談。
李文杰:創(chuàng)造城市價值我們還有一點正題,大家都在提開發(fā)商,各位在座有的人也參加過,我們去年就舉辦過,我們說今天的論壇其實也是在創(chuàng)造城市價值之提升競爭力,我去年提高了一點創(chuàng)造城市價值政府應該有更多的支持,創(chuàng)造城市價值政府應該在城市價值的上游進行規(guī)劃,進行一些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包括在如何提升整個城市的產業(yè)規(guī)模,用產業(yè)規(guī)模拉動房地產,我覺得這是在規(guī)劃層面,這個我們在座的公司都做不了,但是有些公司能做包括建筑公司,方案設計,這些公司都在做房地產的規(guī)劃。對于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在創(chuàng)造城市價值的背景之下,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我覺得個人就是一個決策者的素質問題,我們給我們很多的開發(fā)商提供一些資金顧問,剛才也提到了我們說了很多方案,他也覺得我們很專業(yè),但是他們?yōu)槭裁床皇褂梦覀兊姆桨福课矣X得很多開發(fā)商在提升自己產品、項目競爭力的時候,第一個他是唯利是圖的,第二個他不會考慮我對我這個城市創(chuàng)造出什么價值。比如說在北京有一些開發(fā)商,可能賣的非常好的產品,但并不一定在市場上口碑是非常好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政府和企業(yè)之間角色的矛盾。除了政府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外,開發(fā)商的決策者他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除了在產品方面,我覺得他不能以單純的喜好,或者單純個人的經驗做市場的開發(fā)。我們現(xiàn)在大家都有一個感覺,比如說我們很多一些房地產企業(yè),比如說現(xiàn)代城,剛才提到潘石屹的決策,但是我們看到一些大的國際上,一些香港的企業(yè),我們不能說他是個人的決策,而是一種機制,在這個機制下我覺得提升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的競爭力和開發(fā)的水準我覺得有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剛剛我也認同前面幾位,大家也談到機會,或者是一些其他方面,或者一些膽量,或者勇敢,我覺得這個階段,或者這個階段以前很多的開發(fā)企業(yè)所面臨的,但是從現(xiàn)在開始我認為很多開發(fā)商應多是用決策者的能力的提升來形成一定的機制,來提升開發(fā)企業(yè)的競爭力,我覺得這是我個人的一個判斷。 劉春生:大家時間都挺緊的,我們聽聽張總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