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結構 興科技 抓落實
——甘谷縣上半年農業(yè)生產形勢良好
甘谷縣上半年農業(yè)工作按照“川區(qū)抓蔬菜、淺山抓果椒、高山種洋芋、村村搞養(yǎng)殖、戶戶有勞務”的工作思路,以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為契機,調結構,興科技,抓落實,推動全縣農業(yè)實現(xiàn) “一個豐收”、“兩個顯著增加”、“三個不斷加快”、“四個全面加強” 的良好發(fā)展局面。
白家灣鄉(xiāng)蒜黃咀村退麥改種示范區(qū)
小麥新品種抗銹性示范田
一個豐收:夏季糧油喜獲豐收,確保了糧食安全。今年夏糧總面積34.61萬畝,比上年減少0.45萬畝,長勢好于往年,籽粒飽滿,測產平均畝產量為165.5公斤,較上年畝增產約2.1公斤,預計總產量達到5.73萬噸,總產與去年持平。今年地膜穴播小麥10.1萬畝平均畝產298.6公斤,最高335.5公斤。冬油菜總面積9.27萬畝,平均畝產量為126.3公斤,預計總產量1.17萬噸。
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
地膜馬鈴薯種植
上半年全縣共落實春播作物面積45.6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8.31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5.5萬畝,春播蔬菜12.6萬畝(其中地膜馬鈴薯3.5萬畝),復種蔬菜2.9萬畝。
地膜馬鈴薯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
馬鈴薯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
兩個顯著增加:一是農民收入顯著增加。特別是蔬菜產區(qū)農民收入增加明顯,上半年經濟作物(4.4萬畝)和蔬菜總面積19.9萬畝,蔬菜、地膜馬鈴薯等面積、產量都比上年有所增長,特別是今年農產品價格持續(xù)走高,農產品產值增加,農民收入相應提高。二是全膜雙壟溝播玉米在全縣普遍推廣,面積大幅度增加。今年省上下達我縣玉米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推廣任務20萬畝,涉及全縣15個鄉(xiāng)(鎮(zhèn))317個行政村,共完成21.56萬畝。
小麥喜獲豐收
高標準的沼氣建設
三個不斷加快:一是農業(yè)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糧經比例趨于合理,夏秋比例進一步協(xié)調,雙壟溝播玉米面積進一步增加,蔬菜和地膜洋芋面積增加較快,農產品基地建設力度加大,有效的促進了農業(yè)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效果非常明顯。二是科技興農步伐不斷加快。首先,良種推廣普及力度加大,良種化程度提高,良種良法配套實施成效明顯。其次,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及植物檢疫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第三,科技培訓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大。以項目為載體,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切實解決農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三是項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除全膜雙壟溝播玉米項目外,上半年實施的其它項目7大類16個,中央財政總投資1700多萬元。
大棚蔬菜種植
大棚西瓜
四個全面加強:一是加強了新技術、新品種、新農藥的引進試驗示范。上半年縣農業(yè)局開展了新品種引種比較試驗、效果對比試驗、栽培模式試驗、新技術試驗、區(qū)試試驗、病蟲害檢測與防治試驗、土壤肥料試驗、土地流轉經營試點等八大類35個試驗,大部分設置比較規(guī)范,效果比較好,起到了試驗示范的作用。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和干部職工的素質教育。三是加強農業(yè)信息報送工作。開通了移動短信服務平臺,改版了農業(yè)信息網版面設置,信息報送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四是加強了農資市場執(zhí)法和農產品檢測工作。
南后山區(qū)架豆王種植
全膜雙壟溝播玉米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