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檢察官,我是天水監(jiān)獄服刑人員周某,我認為天水市中級人民法院的裁定對我不予減刑有誤,我在監(jiān)獄內遵守紀律,參加勞動改造并獲得相應積分,應當給我減刑……”天水市人民檢察院駐天水監(jiān)獄檢察室收到服刑人員周某的一封信件,信中主要反映了對其不予減刑案件的意見和疑惑。


收到周某的來信后,市檢察院駐天水監(jiān)獄檢察室干警立即組織調查核實,調閱周某的減刑案件卷宗,會同該案的執(zhí)行機關承辦民警、市中級人民法院合議庭人員對該案進行了復查,經復查,該案實體公正、程序合法,并無不當。周某的異議和疑惑是對法律理解片面造成的,考慮到該類情形在天水監(jiān)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公開答復方式對周某答疑解惑、釋法說理,能起到很好普法作用,促進服刑人員積極改造。8月24日,市檢察院駐天水監(jiān)獄檢察室同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遠程視頻對周某進行了公開答復,同時要求監(jiān)獄組織服刑人員參加旁聽,進行法治教育。公開答復過程中,服刑人員周某稱自己遵守監(jiān)規(guī)紀律,參加勞動改造,應當予以減刑,未繳納罰金是因為無履行能力,法院不應以此為由裁定不予減刑。
檢察機關查明,周某1990年11月24日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1994年6月18日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經多次減刑后于2009年6月12日刑滿釋放;2014年5月12日因吸毒、非法持有毒品被平涼市公安局崆峒分局行政拘留二十日,5月26日決定強制戒毒二年;2017年10月12日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鑒于該犯曾多次犯罪,多次入監(jiān)服刑改造,屬于曾被多次減刑釋放后屢教不改,屢教屢犯,是人身危險性和社會危害較大的毒品再犯。周某雖然稱其無能力履行4000元罰金,但經查其獄內服刑的27個月每月消費均超過了服刑人員平均水平,故認為其有一定履行能力而未履行罰金,綜合周某的各項情節(jié),對其不予減刑符合法律規(guī)定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
通過對服刑人員周某減刑案件的公開答復,糾正了部分罪犯認為的只要滿足服刑年限,不違反監(jiān)規(guī)紀律,積累夠改造積分就“應當減刑”的不正確想法。教育引導服刑人員正確認識自身犯罪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悔過認罪,積極履行原判刑罰及財產刑判項,努力改造成為社會有用之人,才能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
檢察官釋法說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規(guī)定》中明確規(guī)定了減刑、假釋是激勵罪犯改造的刑罰制度,其適用應當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的罪犯是“可以減刑”,并非部分服刑人員理解的只要滿足服刑年限,不違反監(jiān)規(guī)紀律,積累夠改造積分就“應當減刑”。另外,在辦理減刑案件時應當綜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質和具體情節(jié)、社會危害程度、原判刑罰及生效裁判中財產刑判項的履行情況、交付執(zhí)行后的一貫表現等因素。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