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我市邀請到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著名考古學家杭侃教授,作了題為《圖像與考古研究》的專題學術講座。市政協(xié)副主席安志宏聆聽了講座,市博物館職工、天水師院學生共計300余人參加專題講座。

杭侃教授是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宋元考古、佛教考古、博物館學。著有《宋元時期的地方城鎮(zhèn)——以中原北方、川東和江南地區(qū)為例》,《遼中京大明塔上的密宗圖象》,《云岡石窟第二十窟西壁的坍塌時間與曇曜五窟最初的布局設計》,《清明上河圖再研究》等多部學術著作與論文。

杭侃教授通過《清明上河圖》與考古資料、古代歷史文獻等進行比對,通過歷朝歷代文人所繪的“赤壁”這一歷史事件、“萬法歸一圖”和《萬法歸一殿》的差異等案例,指出了圖像對考古研究或文物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聆聽完專題講座的市博物館職工和天水師院學生紛紛表示,通過直觀的圖像、 杭侃教授的講解,深刻體會到古代的文明,受益匪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