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至28日,天水市博物館邀請全國古樹名木組組長、原建設部城市建設研究所風景園林所副所長、教授級高工、國內權威古樹保護專家李玉和教授,我國著名古樹保護專家、北京市北海景山公園主任工程師、曾成功搶救黃山麒麟松、南京六朝松、北京北海公園的白袍將軍、泰山望客松等古樹名木的叢生教授,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古樹病蟲害保護專家雷增普教授,中國古樹名木導刊編委會主任、北京名木成森生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曹恒星教授前來對伏羲廟內古樹進行“會診”,針對古樹現(xiàn)狀提出了初步保護方案。
專家組通過現(xiàn)場查驗與取樣,發(fā)現(xiàn)古樹自身老化、根部環(huán)境不良、人為損壞、病蟲災害,立地條件、自然災害等多種因素造成了伏羲廟內古樹生長衰弱甚至死亡,古樹境況堪憂。如不盡快采取措施,必將進一步加速古樹的衰弱與死亡,同時影響游客和景區(qū)安全。專家組對古樹生長環(huán)境進行了取土采樣,待回北京化驗后將作進一步分析。最后,專家組建議伏羲廟的古樹保護工作應引起天水市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盡快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對現(xiàn)存古樹進行復壯、保護。

(伏羲廟前院古樹 )
近年來,天水市博物館高度重視伏羲廟景區(qū)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在景區(qū)內鋪設了透水、透氣性好的青磚;對依附在古樹上的藤本植物進行了清理;對古樹根部設立了保護范圍;對傾斜的古樹加以支撐,樹體加腰圍;從北京引進10萬頭古樹害蟲的天敵進行放養(yǎng),采取生物技術防止古樹病蟲害。這些措施的實施,有力保護了古樹的生長環(huán)境,減緩了古樹的衰老進程。但由于缺乏科學理念與專業(yè)保護措施,伏羲廟古樹保護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為此,經(jīng)博物館領導研究決定,邀請國內著名專家前來指導,旨在增強古樹長勢,延長其壽命,拯救天水這一寶貴的自然遺產(chǎn)。
伏羲廟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廟內的古樹名木是歷史的見證,又是伏羲廟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這些古樹,想方設法延長其壽命,做到科學管護,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也可為后世留下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伏羲廟中院古樹 )

(伏羲廟太極殿前古樹 )

(伏羲廟后院古樹)

(雙條杉天?惺彻艠淞粝碌闹兰爸 )

(取 土 采 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