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選任職位,160多人參與競職;筆試入選37名;經過競職演講和民主推薦,剩余18名;再差額考察,取12名;最后,常委會從中票決出6名,這才是6個選任職位的最后結果。
這一選任干部的做法,來自慶陽市。選任的6個崗位是慶陽市委講師團團長,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市審計局、教育局、水務局副局長等6個職位。
據(jù)慶陽市委有關領導介紹,這是慶陽市首次差額選任縣處級干部。此舉是為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著力推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公開化的一次嘗試。這是選拔干部上,以“民主、公開、競爭、擇優(yōu)”為方向,以“差額提名、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差額表決”為主要內容的改革。
為了組織好這次干部選任工作,從今年8月開始,慶陽市委組織部就通過在當?shù)孛襟w發(fā)布公告,對差額選任的資格條件和方法步驟進行了廣泛宣傳,并組織各縣區(qū)、市直各部門采取組織推薦、領導舉薦、個人自薦、群眾聯(lián)名推薦的方式,初始提名共160多名人選。第一輪,在資格審查的基礎上,10月中旬統(tǒng)一組織進行了筆試。6個職位,每個職位筆試成績前6名“晉級”為推薦預備人選,加上并列名次,共有37人“晉級”成功。
近日,慶陽賓館二樓會議室,由市委組織部組織的37名干部競職演講和民主推薦會在這里舉行。通過抽簽,競職者依次進行5分鐘的演講。演講者所要面對的,是由125人組成的陣容龐大的“評委”席,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市紀委常委,黨政部門主要負責人,縣區(qū)四大班子“一把手”,部分省、市“兩代表一委員”以及每個選拔職位的單位職工代表等,幾乎包括了各個方面。每個“評委”面前,一份競職演講人員基本情況簡介,一張民主推薦表。根據(jù)演講表現(xiàn),綜合競職者的整體情況投票推薦,并當場公布推薦結果。慶陽市西峰區(qū)公證處現(xiàn)場公證,市紀委也派員現(xiàn)場監(jiān)督。
會議整整3個半小時,37名競職人員以最大的努力,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最為精彩的一面。經過競職演講和民主推薦,當場公布18名勝出者進入下一輪的差額考察。
此次差額選任縣處級干部,在慶陽干部群眾中產生了強烈反響。因為選誰根據(jù)個人表現(xiàn)看,選誰大家說了算。以往選拔干部,大家都說是“提官”,這次選拔干部,大家都說是“選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