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1月20日,隴南市武都區(qū),被攻擊的市委大院。本版攝影 本報記者 王申

11月20日,隴南市委附近的商鋪已恢復營業(yè)。
●甘肅隴南三次傳出行政中心搬遷,政府兩次辟謠,最后一次演化成沖突
●群眾希望信息公開,省長與上訪群眾面對面,表示盡全力維護百姓利益
核心提示
本月17日,甘肅隴南突發(fā)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打砸搶燒事件,引發(fā)事件的是醞釀中的行政中心搬遷問題。
兩年前,隴南市提出東擴西進規(guī)劃,新的行政大樓將建在武都區(qū)東江鎮(zhèn),并拆遷完畢,居民也建起新房。
之后,兩度傳出市政府要搬遷至成縣,東江鎮(zhèn)居民兩次上訪,而政府兩度辟謠“不會搬遷”,但武都處于地震帶同時地形狹窄不利于城市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又困擾著政府。
今年地震后,專家論證后上報搬遷方案,搬遷傳言再出,30多戶市民上訪而被少數(shù)人利用終造成群體事件。
而在群眾看來,搬也好不搬也好,關鍵要信息公開。甘肅省長徐守盛讓群眾安心放心,他表示無論是否搬遷都會維護群眾根本利益,使群眾短期生活沒有損失,長期生活得到保障。
□本報記者 崔木楊 甘肅報道
65歲的王國英打開網(wǎng)頁時,常把光標弄得滿屏亂飛。
對于老伴的嘲笑,11·17沖突事件后,才學會上網(wǎng)的王國英滿不在意,“笑啥,在網(wǎng)上知道市政府搬不搬,總比到街上打聽,被壞人砸斷腿子好。”
王國英是隴南市武都區(qū)的市民。自從他目睹了沖動的人群點燃市委辦公大樓后,這位17日曾到市委信訪的老人,開始閉門不出。
來自官方的數(shù)據(jù)是,17日的沖突事件,共導致隴南市委兩棟辦公樓被焚。20臺警務、公務車輛被砸或點燃。另有60余名警察受傷。
“一次因醞釀中的隴南市行政中心搬遷問題,引發(fā)的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群體性事件。”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如是說。
目前,曾參與到事件中的官員或群眾,已不愿討論行政中心是否會搬遷的事。

武警組成的人墻前一地磚頭。
對峙中升級的沖突
人群迅速聚集,一個年輕人開始引領大家喊口號,吶喊聲中,人群更加激動
17日那天,王國英到市委門口時約下午6時,當時聚集了很多人。
那天上午9時多,30余戶武都區(qū)東江鎮(zhèn)農(nóng)民,來到了隴南市委門口。他們要求市委書記王義,就行政中心是否會搬離武都,給出答復。
參與了這次上訪的王吉祥說,最初也就百十來個人。
他說大家要求不多,“就是想讓王書記出來說個話。政府要搬走,是真是假?假,就辟謠。真呢,就說說為啥走。走了以后老百姓咋辦。”
沒見到王書記,上訪者堅持不離去。而同樣關心搬遷問題的市民,越聚越多。
一位上訪者說,17日16時前人不多,也不亂。但王書記不出來,大家就開始尋思,可能真的要搬?要不,咋不對話?
16時左右,一些自稱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加入了隊伍。他們提供了更具體的消息,“成縣已建了很多板房作為市政府的臨時辦公地點”。
緊接著“市政府騙人,一面辟謠、一面搬遷”的說法,裹挾著上述“證據(jù)”,開始蔓延。
16時后,聚集者開始用手機將消息告知親友,市委門前的人群迅猛增多。
一位的士司機回憶,他17日下午拉了十幾個到市委的人。后來他索性也把車停了,擠進人群看熱鬧。
王國英記得,人群聚集的過程中,包括一名副市長在內(nèi)的多名官員先后被派出來,進行協(xié)調(diào),不過都被轟回去。每次哄走官員,人群就發(fā)出一陣笑聲。
人群提出只見王義,王義始終沒出現(xiàn)。
政府大院里的高音喇叭,一直勸解大家通過合法途徑反映問題。
人群聚集的過程中,后來的人拿來衣服給衣單的人,家近的人取來了食物,分發(fā)給沒有吃飯的人。
同時,一些傳說開始升級,有人說,市里所以要搬遷,是因一位領導的兒子在成縣買了上千畝土地。甚至還有傳言稱,成縣許諾市級機關,一旦搬遷,給科級干部配房配車。
在各種傳言中,人群開始變得激動,他們叫來了更多的人。
已躺上床的孟先生被鄰居叫到市委門前時,已近晚上10時。他說,武都區(qū)不大,熟人間很有號召力,他們一行開始幾個人,后來變成了幾十人。
一名染黃發(fā)的年輕人跳出來,引領大家喊口號“見王義”、“反對搬遷”。
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吶喊中,人群更加激動。
王國英不記得是什么時候,只記得政府大院門口后來出現(xiàn)了大隊警察與人群對峙。
他記得大概是24點,忽然有人喊:“警察打人”,緊接著,雨點般的磚頭、酒瓶,飛向了警察。隨后人們涌向了市委大院的伸縮門,一次次沖擊后,不銹鋼的門先是彎曲,后來便碎了。
這次的沖突,以部分人陸續(xù)被逮捕結(jié)束,后來公布說逮捕了30余人。
隨后,滿地磚頭的武都街道,暫時平靜。次日上午10時左右,人群又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市委門前。他們?nèi)砸笠娡趿x,不同的是,這次有人帶來禮花炮,有人手里攥著磚頭。
半小時后,有人喊“成縣的警察來了!”大家手中的磚頭又飛向警察。
從錄像看,被襲擊的六七名警員高速奔跑,一名跑掉鞋的警員,瞬間被包圍和毆打。同一時刻,有人喊說7輛趕來的警車是成縣的,人群又把警車點燃了。
人群又沖向市委門口手持盾牌的武警。媒體工作者劉先生回憶,當時人群攻擊范圍由警員蔓延至市委院內(nèi)所有人,一名電視臺的攝像數(shù)次遭毆直至昏迷。
東江鎮(zhèn)村民在被征用的耕地上建設“小洋樓”。
兩次搬遷傳說與辟謠
聽聞政府搬遷,市民曾有兩次集中上訪,但政府都辟謠了
沖突過后,隴南市委宣傳部一張姓副部長說,17日當天,市里曾提出信訪者可選出5名代表,到市委和王書記對話。但對方不同意,說人人都是代表。而王義之所以沒與群眾對話,主要是擔心他一出現(xiàn)矛盾會更激化。
而上訪群眾說,他們擔心選出的代表會被抓。
對于矛盾的最終激化,市民張先生認為,“前兩次要是處理好了,就不會有這么大亂子。”他說此前市民就因拆遷傳聞,鬧過兩次。
第一次是在今年3月。當時,一家開發(fā)商忽然停止了正開發(fā)的樓盤,很快,市政府要搬遷的說法開始流傳。
隴南市建設局一名干部回憶,曾有好多市民到市委上訪。接訪干部一直說不會搬,但上訪的人還是越來越多。后來,大約在7月時,市委書記王義發(fā)表了電視講話,說不會搬遷:現(xiàn)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搬。
兩個月后,搬遷的傳言再次風起。一知情者說,這次傳言始于甘肅省發(fā)改委成立的“隴南市行政中心災后遷建評估專家委員會”。這個由蘭州大學教授王乃昂等20名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在武都進了一個月的實地調(diào)研與分析工作。
當專家們穿行在武都周邊考察時,就有零星傳言說政府要搬遷。9月24日,《蘭州晚報》發(fā)文稱,經(jīng)3次會議討論,專家已形成了隴南市行政中心災后異地遷建的評估報告,并上報到國務院審批。
這篇報道在武都引起了震動,群眾馬上開始上訪。10月中旬,一名干部和東江鎮(zhèn)的數(shù)名村民,在武都貼了大字報,說政府要搬家。后來貼大字報的人悉數(shù)被公安抓了。理由是散播謠言,擾亂社會秩序。
市民張先生說,當時大家想,看來搬遷之說確實是謠言,不然不會抓人啊。而11月10日左右,又一次從停工的開發(fā)商那里傳出政府要搬的消息、市民再一次上訪,政府卻未有解釋。

燃燒的大樓
東江鎮(zhèn)的苦惱
失地農(nóng)民因政府的規(guī)劃而激動,他們等待小洋樓時代,卻等來了政府要搬走的信息
在這次沖突事件中,最初上訪的東江鎮(zhèn)30余戶農(nóng)民,后來完全喪失“主導”地位,被人群淹沒。而他們的初衷,是去問問已被占用的土地怎么辦。
11月21日,王吉祥望著家門前的大片空地,不停嘆氣。他說,東江鎮(zhèn)幾千人的糧田,現(xiàn)在已被市政府改成了建筑用地。如果市政府遷去成縣,大家就沒了活路。
2006年,隴南市提出了開發(fā)建設武都的東擴西進計劃,計劃中,分布在武都區(qū)東西兩頭的東江鎮(zhèn)及鐘樓灘,將由郊區(qū)變?yōu)槌菂^(qū)。東江鎮(zhèn)的數(shù)千畝耕地被占用,其中,隴南市新的行政大樓也計劃建設在此。
東江鎮(zhèn)農(nóng)民李高超記得,大概是2006年6月中旬,副市長楊全社來到了東江鎮(zhèn),給農(nóng)民開了個會。楊全社說,市里為大家考慮好了出路,征地后,政府要為農(nóng)民貸款建樓房。到時候,家家戶戶小洋樓。上面住人,下面可以作商鋪出租。
“聽了楊市長的話,高興的一夜沒睡!崩罡叱f,開會當晚,他就做了個夢,夢里,自己買了夏利車。
在知道了市政府的規(guī)劃后,東江鎮(zhèn)人很快就填平了他們的田地,拆掉了原住房,開始在規(guī)劃范圍內(nèi)一邊建造“小洋樓”,一邊等待政府給規(guī)劃的未來。
“等了兩年,眼前還是一片廢土。”東江鎮(zhèn)農(nóng)民顧寶邊說,規(guī)劃中的政府大樓仍停留在設計圖紙上,填平的土地依然空蕩。
農(nóng)田被征后,東江鎮(zhèn)人失去了主要經(jīng)濟來源。他們說,雖然領到了十幾萬補償款,但要用來建新房。
若沒有小洋樓時代怎么辦?這種憂慮困擾著東江鎮(zhèn)人!盁o田,無房,生活迷茫!蓖跫檎f,這句順口溜是東江鎮(zhèn)人的寫照。
在這種情況下,今年3月開始,他們一次次聽說政府要搬去成縣。王吉祥說,他們?nèi)ド显L三四次,“每次只要聽干部說不搬,我們就回來埋頭搞建設!
而11月10日左右,市政府要搬的消息顯得如此”確鑿“:在鎮(zhèn)上搞開發(fā)的地產(chǎn)商停了工,包工頭走時說:“市級機關會搬到成縣,要走幾萬人!
于是,17日,30余戶東江鎮(zhèn)人又去上訪。

11月19日,長江大道上被燒毀的警車仍停在大街上
武都區(qū)的困惑
兩萬多人先撤,從事三產(chǎn)的人再走一兩萬,那些高樓大廈去服務誰———當?shù)匾幻刹糠磫?/P>
11月22日,連陰七天的武都放晴。
武都歷史上一直是隴南的行政中心。2004年,甘肅省撤銷了隴南地區(qū)設隴南市,武都縣改為武都區(qū)。
穿城而過的白龍江邊上,成片的建筑工地一片寂靜。地產(chǎn)商早就集體停工了,只留下了“地段稱雄,與眾不同”之類的廣告牌。
“市政府要走了,房子沒得賣,誰還會開工!币幻羰氐墓と苏f,一個月前他們公司就聽說了市級機關要搬的事,早停了工。
隴南市委對面,也有一大片被圈起的空地。留守經(jīng)理告訴記者,他們要等到確定政府搬遷與否的消息后,再決定是否繼續(xù)建。
“一旦搬遷,城里要少一半人,現(xiàn)在城里多數(shù)的開發(fā)商都停了工!边@名經(jīng)理說“現(xiàn)在大家都很困惑,因為誰也不愿眼看著樓蓋好了就賠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