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食品頻道8月10日訊】一份市場水龍頭的抽查報告,瞬間讓銅質水龍頭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日前,上海電視臺對13個龍頭樣品進行32小時的抽檢發(fā)現(xiàn),9個品牌水龍頭的鉛析出量超過國家標準,甚至有些知名品牌鉛析出量為173微克/升,超標高達34倍。而這些超標的水龍頭中,不乏樂家、九牧、摩恩、申鷺達、恒潔衛(wèi)浴、高儀和美標等知名大牌。
受抽檢報告影響,水龍頭鉛析出事件瞬間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為什么這些超標的水龍頭能堂而皇之地入駐市場?這些超標的水龍頭是怎么生產出來的?為此,記者對企業(yè)和市場進行了走訪調查,最終揭開了鉛超標水龍頭的真實面紗。
行業(yè)曝水龍頭秘密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目前市面上的水龍頭大多以鐵、銅、不銹鋼、合金、塑料等作為主要材質鑄造。因銅材料在多方面所體現(xiàn)出的優(yōu)越性,尤其隨著無鉛銅(低鉛)的出現(xiàn),目前國內外90%以上的高檔水龍頭都選擇用銅鑄造。
雖然各商家的銷售人員對于銅質水龍頭含鉛多少閉口不談,但記者還是從相關業(yè)內人士處得知了含鉛的秘密。
“所有的銅質水龍頭都含鉛,而水龍頭含鉛的多少和水龍頭的材質有很大的關系!币晃徊辉妇呙臉I(yè)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直言。
我的有色金屬網研究員王宇告訴記者,目前各水龍頭制造商主要運用的材料一般為鉛黃銅,型號是59#-1銅和62#-1銅,其實-1是含鉛的比例,59#-1的價格大約在4.28萬/噸,而62#-1價格在4.3萬/噸左右。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品牌經理告訴記者,市面上水龍頭多為銅合金鑄造,其中包含有微量鐵、鋁、鉛等金屬元素。雖然有些廠家在宣傳“無鉛”,但無鉛水龍頭對電鍍處理等工藝要求太高,目前并不多見。
“水龍頭不含鉛,這種說法絕對是忽悠消費者!绷硪晃徊辉妇呙臉I(yè)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做水龍頭的銅必須是含鉛的銅,如果用59#和62#這些不含鉛的銅,在重鑄時很難成型,鉛含量比例越高,相對比較容易成形,而在后期機械加工的時候也容易。而另一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也分析說,如果用不含鉛的銅,在最后一道電鍍流程也很難完成,“不含鉛的銅電鍍工藝很麻煩。”
該人士向記者介紹,一些企業(yè)為了節(jié)約成本,一般都不買標準的黃銅合金,而是從一般的小作坊購買鑄銅,說白了就是鉛黃銅,將回收來的黃雜銅重新熔煉,加鉛加鋅,再經過“純銅”的包裝上市。而這種銅的價格只相當于原來正規(guī)鉛黃銅一半的價格。
“有些企業(yè)雖然買了標準的黃銅合金,但在加工過程,為了使后期的機械加工方便,還會專門在重鑄的過程中加入鉛!痹摌I(yè)內人士對記者說,“我就見過某些企業(yè)在重鑄加鉛。”這樣對于企業(yè)來說,既節(jié)約了成本,又減少了工藝難度。
該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說,鉛的價格很便宜,每噸才1萬多,這也使很多企業(yè)有了投機取巧的機會。“一個正常的銅制水龍頭,不會低于100元,幾十元的水龍頭就不可避免要用到鉛黃銅,價格越便宜,鉛含量越高!
“水龍頭出廠前的洗鉛工藝也是騙人的,其實在出場時,不可能把鉛洗凈,就算是運用化學藥品也只是洗掉了銅水龍頭最外延的一層,用戶用了兩年以后,里層的鉛自然會向外析出,沒有哪個廠家能保證鉛永遠不析出的。”該業(yè)內人士對記者直言。
在采訪過程中,多位業(yè)內人士向記者坦言,銅質水龍頭都含鉛,已經是業(yè)內公開的秘密。
多家品牌的“達標”說
雖然含鉛已是業(yè)內皆知,但在記者走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無鉛”或者“達標”是眾多品牌的宣傳用詞。
記者在居然之家看到,摩恩、九牧、申鷺達、恒潔、樂佳等多家品牌的產品仍在銷售。而商家提供的說明書上基材是銅或者合金材料,大部分水龍頭商家不能提供水龍頭基材含鉛的標準說明,并且多數(shù)產品也沒有明確的重金屬含量說明。
當記者向銷售人員提起鉛析出量問題時,幾乎所有的銷售人員都告訴記者,自家的水龍頭經過多道洗鉛工藝,鉛析出量絕對低于國家標準,而對于鉛析出的標準,各品牌店員的回答也不一而足。
記者在“漢斯格雅”和“本科”唯一兩個能提供產品檢測報告的品牌店內說明書上看到,雖然兩品牌水龍頭的檢測單位不一,但是檢測的模式卻是如出一轍,檢測的內容范圍也僅限于“管螺紋精度”、“閥體強度”、“密封性能”等方面,并沒有針對鉛析出量的檢測項目。
有意思的是,當記者說起鉛析出量問題時,成霖店內銷售人員甚至斬釘截鐵地一口咬定自家的水龍頭絕對不含一點鉛。記者還看到,得而達、本科等品牌門店,為了證明其產品不含鉛,同時還貼出“凈鉛”或者“無鉛”的宣傳海報。
在價格方面,記者發(fā)現(xiàn),同一品牌水龍頭的價格也從幾十到成千上萬元不等,對于何以價格差別如此大的詢問,得到的答復卻一般都是不同價格的水龍頭的材質和制作工序基本相同,至于價格多是由于外觀和設計上的差異導致,并非鉛含量多少的緣故。
相關資料顯示,鉛的毒性堪比“三聚氰胺”,人體服用過量的鉛后,數(shù)小時會溶入血液中,阻礙血液的合成,導致人體貧血,就會出現(xiàn)頭痛、眩暈、乏力、困倦、便秘和肢體酸痛等;而長時間攝入會導致動脈硬化、消化道潰瘍和眼底出血等疾病。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樂家、恒潔等水龍頭制造企業(yè)均表示其產品符合現(xiàn)行的相關產品標準。九牧、高儀廚衛(wèi)也對記者表示,事件發(fā)生后已邀請相關專家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相關產品進行檢測,在新的檢測報告結果公布后再做進一步處理。
標準的缺失
市場上含鉛量較高的水龍頭為什么還能堂而皇之地擺在市場出售呢?
“很多含鉛量較高的劣質水龍頭之所以流向市場,跟國家標準的缺失有一定的關系。”全國工商聯(lián)家具裝飾業(yè)商會衛(wèi)浴專委會秘書長謝鑫告訴記者說。
據(jù)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對水龍頭產品執(zhí)行的產品標準主要是強制性國標《陶瓷片密封水嘴》(GB18145-2003)。該標準對水嘴的外觀質量、使用性能等都作出了規(guī)定,但對鉛等有害物質的限量并未作出規(guī)定。而在直接相關的強制性行標《水嘴通用技術條件》(QB1334-2004)中,也未對鉛的限量提出要求。
另外,跟水龍頭間接相關的推薦性國標《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219-1998)中,要求鉛的限量≤0.005毫克/升,但該標準主要適用于與飲用水以及飲用水處理劑直接接觸的物質和產品。2007年,我國頒布實施建材推薦性行標《水嘴鉛析出限量》(JC/T1043-2007),該標準規(guī)定的鉛析出濃度不高于0.011毫克/升。
“其實水龍頭鉛析出量的剛性標準一直存在,不過更多只是作為一種參考,執(zhí)行的力度不大!币晃徊辉妇呙娜珖ㄖl(wèi)生陶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從質量上提出標準,另一方面也要求企業(yè)嚴格執(zhí)行標準,有這兩方面的基礎才可能從根本上控制水龍頭的鉛析出量。
“不同材質各有優(yōu)劣,不能只看含不含鉛。”國家建材五金水暖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副主任史紅衛(wèi)認為,衡量一件產品是否合格、安全,要綜合考慮所有元素。她表示,新的強制性國標《陶瓷片密封水嘴》已完成修訂工作,并已經上報,有望近期出臺。
“無論是歐美還是我國,水龍頭低鉛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同時也都需要一個過程,希望人們能理性看待水龍頭含鉛問題!敝x鑫還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新的國標目前也正在醞釀當中,該方案也會盡快向相關部門遞交,如果順利希望今年內能盡快出來。
在此次水龍頭鉛超標事件中,深圳成霖潔具股份有限公司(★ST成霖,002047.SZ)成為卷入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董事會辦公室主任曹國祥向媒體提出“鉛含量超標水龍頭不會銷往國外,僅在國內銷售”這一說法,迅速成為眾矢之的。
水龍頭“鉛超標”事件逐步揭開該產品生產的種種潛規(guī)則。作為國內水龍頭三大主產區(qū)之一的廣東一帶分布著眾多五金衛(wèi)浴企業(yè),記者走訪了佛山、江門多家衛(wèi)浴企業(yè)調查了解到,水龍頭質量問題,除了與國內生產水龍頭行業(yè)規(guī)則不一、國標過低相關外,也與該行業(yè)在出口困境下面臨的轉型陣痛密不可分。
出口與內銷雙重標準
“他毫不夸張地說出了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對于成霖公司的“坦白”,佛山市某五金機械廠一位管理人士杜先生如此回應道。
他帶領記者到相熟的五金經銷商店鋪,展示出幾款型信號接近的水龍頭產品!斑@幾款的外表,外行人看上去差別確實不大,事實上,里面隱藏的差異十分大,包括材質、生產工序、安全標準等等,外行人更是不得而知!倍畔壬Q,這幾款看似相近的產品,售價從20元至800元不等。
“進口歐美的產品準入要求高,須有面對歐美名目繁多標準嚴格的各項認證。”江門某衛(wèi)浴設備廠家趙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國內也有生產標準,但并非像國外一樣有強制執(zhí)行標準、檢測嚴格、準入門檻嚴格,而國內更類似于“建議執(zhí)行標準”,不僅檢測缺乏監(jiān)管制度,即使產品沒有達到標準,企業(yè)也有辦法找到銷路。
此外,趙先生稱“行業(yè)最大的毛病”是,很多企業(yè)的生產線都是按照標準設定的,但內銷和出口產品的執(zhí)行力卻不一樣,“質量好的產品出口,質量差的內銷,這種做法一點也不奇怪!
另外,受金融危機影響,大部分無法擠進歐美出口市場的出口企業(yè),則選擇通過擴大銷路尋找出路。記者從這類企業(yè)了解到,不少企業(yè)通過價格戰(zhàn)在內銷市場迅速擴大銷量,并搶占市場占有率。然而,這些內銷的水龍頭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并非通過改進技術或提高生產效率實現(xiàn),而是在原材料、配建和生產程序上不斷地嚴控生產成本來實現(xiàn),以至于產品質量急劇下降,且同行惡性競爭激烈。
價差高達百倍
據(jù)悉,上世紀90年代國內水龍頭生產市場迅速崛起,美資品牌開始在內地投資建廠,國內最初生產水龍頭從OEM代工開始。目前國內公認的龍頭產區(qū)主要有三個,分別是廣東產區(qū)、浙江產區(qū)和福建產區(qū)。
其中,廣東產區(qū)以出口為主,因為它直接針對國外高端市場出口,參照國外標準,起點比較高,所以產品品質高、價格高。浙江市場則主要針對中東、南美、非洲、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出口,以出口為主,產品偏低端且價格很低。福建產區(qū)也多以內銷為主。
即使中國產品市場在國外有一定的占有率,不過依然以中低端產品為主。記者從業(yè)內了解到,在中國出口產品眾多質量問題中,重金屬超標成為了中國眾多水龍頭等水暖潔具的“最尷尬的軟肋”。
在今年廣交會上,某潔具出口企業(yè)的銷售總監(jiān)向本報記者訴苦,要保持達到重金屬不超標的標準,首先要在原材料上考究。而生產成本逐漸提高,要采用十年前的優(yōu)質銅材料,企業(yè)需要承擔高昂的原材料費用,在出口代工企業(yè)如今不景氣的行情中“更是難上加難的事”,因此,雜銅等劣質金屬材料的使用更為廣泛。
“同樣的款式,因材料不同,出口商品和內銷商品的成本價已經相差懸殊,數(shù)百倍的差距也很正常,而且出口售價也更高!壁w先生提出,出口國外產品的電鍍標準超過國內標準的兩至三倍,把除鉛技術、工藝、多重檢測等下工夫的花費計算在內,產品的成本增加15%以上。
“出口歐洲的產品售價是同樣質量水平的國產產品三倍以上,比低于該質量水平的一般國產產品高出數(shù)百倍不止!倍畔壬鷱娬{,企業(yè)要持續(xù)投入巨額的資金、技術和人才來申請認證和維持認證資格。因此,杜先生一直否認“出口轉內銷能夠保持產品質量”的說法,“出口上千元的產品真的會在內地出售數(shù)百元?”
上述銷售總監(jiān)透露,在出口行情不景氣的壓力下,企業(yè)在出口轉內銷的過程中,用低生產標準的產品利潤補貼出口訂單萎縮的損失。
記者了解到,出口企業(yè)將產品轉內銷后,將降低生產標準的產品依然當作高端產品出售,價格與出口價格持平。通過這種出口轉內銷的辦法,企業(yè)在降低了生產成本之后,盈利空間逐步增大,甚至出現(xiàn)了盈利空間較出口要大的情況。因此,這吸引了出口企業(yè)加入了對內銷售這些看似符合出口標準的水龍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