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紐約4月18日電 綜述:美國輸出動亂導致全球性災難
新華社記者
中國人權研究會日前發(fā)表的一份報告指出,自1776年宣布獨立以來,在240多年的歷史中,美國沒有參與戰(zhàn)爭的時間不足20年。美國在19世紀完成了從孤立主義到軍事擴張的轉變,在對外掠奪的同時輸出動亂,導致全球性災難。
美國立國之初,軍事和經濟實力不強,美國因此實行“門羅主義”外交政策,將西半球劃為自己的勢力范圍,肆意干預拉美國家的內部事務。隨著美國綜合國力的上升,遭受美國之害的又豈止它的鄰國和“后院”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對外軍事干預變本加厲,把禍害擴展到全球范圍。
美國禍害鄰居的例子不勝枚舉: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厄瓜多爾、玻利維亞、薩爾瓦多、格林納達、洪都拉斯、巴拿馬、海地、委內瑞拉……
除了長期對古巴進行經濟制裁和各種打壓外,美國干涉鄰居內政的典型例子還有智利。智利通過合法選舉上臺的總統(tǒng)薩爾瓦多·阿連德在1973年9月軍事政變中喪生,有證據表明,美國國家情報機構和其他政府部門暗中支持了此次軍事政變。美軍1989年底甚至入侵巴拿馬,虜獲了當時巴拿馬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諾列加,并將其帶到美國審判。此外,美國還曾入侵格林納達和海地。
美國在全球多地推廣其所謂自由民主體制,強推政權更迭,惡果卻由當地人民承擔。伊拉克戰(zhàn)爭就是典型的例子。2003年,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以莫須有的罪名入侵主權國家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導致20萬至25萬平民死亡。美國的入侵使當地宗教和民族矛盾激化,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機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攻城略地,短時間內崛起為強大的恐怖勢力。美國2011年宣布從伊拉克撤軍,當地戰(zhàn)事和各類襲擊事件至今不斷。
中東地區(qū)動蕩的背后到處可見美國的身影,美國為該地區(qū)國家?guī)淼臑碾y至深至巨。2010年開始,美國在西亞北非助推“阿拉伯之春”所引發(fā)的動亂、戰(zhàn)爭、恐怖主義、難民潮等后遺癥至今難以消除。直到今天,戰(zhàn)火仍在利比亞、敘利亞和也門等國燃燒。
美國還在亞歐地區(qū)煽動“顏色革命”,擠壓俄羅斯的戰(zhàn)略空間,導致該地區(qū)戰(zhàn)火不斷。
在阿富汗,美國以反恐為名出兵推翻了塔利班政權,但迅速把爛攤子甩給北約。2014年美國宣布撤軍后,阿富汗依然處于動蕩之中,至今恐怖襲擊此起彼伏。
美國不但直接發(fā)動戰(zhàn)爭,還在全球培植大量反政府武裝,其中不少成為恐怖組織,成為國際恐怖活動源頭。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到2001年,世界上153個地區(qū)發(fā)生了248次武裝沖突,其中美國發(fā)起的就有201次,超過八成。美國發(fā)動的多數侵略戰(zhàn)爭都是單邊主義行動,這些戰(zhàn)爭不僅奪去了大量軍人的生命,更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導致驚人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國到處煽風點火的做法應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