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松林天水詩鑒賞
霍松林,1927年生,甘肅省麥積區(qū)琥珀鄉(xiāng)霍家山人。1949年畢業(yè)于中央大學中文系,F(xiàn)任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部委員,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等。著作有《唐音閣詩詞集》、《文藝學概論》、《白居易詩譯注》,主編有《新編全唐五代文》、《中國古典文學》等大型文學叢書及工具書10余種;羲闪纸淌陔m然長期在外工作,但他從來沒有忘記養(yǎng)育過自己的天水。今選三首其贊美天水之詩,與讀者共賞。

配圖:天水在線
一
天水影印《二妙軒帖》,且摹刻于南郭寺碑林,喜題。
山陰王字美,隴右杜詩雄。
二妙傳羲里,群賢贊宋公。
訪碑南郭寺,攬勝隗囂宮。
喜作秦州頌,沖霄舞巨龍。

二
仙人崖道中
山徑紆回傍水行,山圍水繞彩云生。
欲將花草志歸路,琪草瑤花不識名。

三
石門
隱隱雙峰接帝閽,無云猶自氣氤氳。
山花絢爛中秋夜,便有金波涌石門。
第一首五律天水影印《二妙軒帖》,且將摹刻南郭寺碑林,喜題。一、二句緊扣詩題,熱情贊美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瀟灑俊逸,詩圣杜甫的隴右詩雄健高超。三、四句緊承一、二句,追述清初詩人宋琬官秦州時集“二王”字摹刻杜甫隴右詩,建成《二妙軒》碑的歷史功德,及群賢對宋琬功德的稱贊。五、六句轉而寫作者訪碑南郭寺和攬勝隗囂宮的喜悅心情。最后兩句畫龍點睛,卒章顯志,以飽滿的激情贊美了家鄉(xiāng)天水各項事業(yè)飛速發(fā)展、舊貌換新顏的可喜變化。文筆簡約,意境優(yōu)美,情深韻遠,余味無窮。
第二首七絕《仙人崖道中》,四句詩從不同的側面,再現(xiàn)了仙人崖山奇、水秀、崖峻、峰高的神姿仙態(tài)。寫景狀物,生動形象。寄情寓意,含蓄蘊藉。 “仙人送燈”為秦州十景之一。
第三首七絕《石門》,先將石門神奇高峻、云封霧鎖的風姿藝術地再現(xiàn)在讀者面前,然后烘托出山花絢爛的中秋之夜,玉盤似的明月從石門之間“聚仙橋”上徐徐升起的奇觀美景。詩情畫意,賞心悅目。藝術上頗具“狀難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間見于言外”的功力。石門享有“隴上小黃山”秦州第一洞天福地之美談, “石門夜月”為秦州十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