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走進天水>>正文 |
關隴大道 |
(2005-10-9 11:01:39)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王志剛 馬一平 打印本頁 |
|
|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境內有一座有過興盛歷史,后來逐漸被人們遺忘了的名山——關山,因其有歷史上著名的關隘而得名,它橫亙于張家川東北,綿延百里,是古絲綢之路上扼陜甘交通的要道。 關山,古稱隴山,又曰隴坻、隴坂、隴首。隴山有道,稱隴坻大坂道,俗云隴山道!短接[·地部十五·隴山條》載:“天水有大坂,名隴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笔菤v史上有名的難越之山,古人到此,多有哀嘆,王維《隴頭吟》:“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杜甫嘆“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遲回渡隴怯,浩蕩及關愁。水落魚龍夜,山空烏鼠秋”。自周秦至漢唐直至明代海運未開通以前,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歲月中,關隴古道一直是我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陸上紐帶,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是古絲綢之路上建筑工藝最高、延續(xù)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古道群,張家川則是關中進入隴上的第一重鎮(zhèn),是絲綢之路中路和南路的咽喉地帶。 關隴大道也是絲綢之路南大道從長安進入甘肅的必經之地,其具體走向有二;其一是由長安出發(fā),過今日之隴縣,通過固關鎮(zhèn),翻越隴坂,到達分水驛(位于今張家川縣馬鹿鄉(xiāng)東北10公里的老爺嶺),沿馬鹿——閆家店——弓門寨(秦置邽縣)——張川鎮(zhèn)(漢置隴縣)——龍山鎮(zhèn)(漢為斷山)——秦安隴城西行經秦安縣到達天水;其二是沿弓門寨(今恭門鎮(zhèn))、樊河經清水縣城再到達天水。 關隴大道還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東漢劉秀率兵滅隗囂,三國諸葛亮北伐,宋金富平大戰(zhàn),清代左宗棠西征,解放戰(zhàn)爭中王震將軍曾兩次在這里用兵。這條古道,直至解放戰(zhàn)爭前夕,仍是關隴往來的通道。1935年沿當年古道修筑了鳳隴公路(陜西鳳翔至甘肅),馬鹿鄉(xiāng)老爺嶺5公里處立刻有“溝通秦隴,以利民行”字樣的碑一通。1995年又在馬鹿發(fā)現了1932年《陜西警備師二旅第六團團長馬子安德政碑》,其部分內容記述了他保護這條公路的業(yè)績。碑上有陰刻字如下:“維護經濟通,保護商廈行”,橫額是“惠商利民”。上世紀50年代初,基本沿此線開通了天寶公路(天水至寶雞)。 關隴古道,在千余年的國際交往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跡和獨特的自然景觀,F在,當你步入關山,若要尋找當年的險路危途已經很難了,映入眼簾的是新建的寺張公路和一排排嶄新的房屋,以及正在這里忙碌的關山人民。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guī),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fā)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guī)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