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2015年,張家川縣全面落實省“1+17”和市“1+18”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扎實推進 “369”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計劃,較好的完成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一個提速、十個全覆蓋”目標。即日起,縣政府網站將陸續(xù)推出《精準扶貧這一年》系列報道,回顧成績和經驗,激發(fā)全縣干部群眾,趁勢打好2016扶貧攻堅戰(zhàn)。
張家川:盯任務牢基礎聚合力

2015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各級組織、各級干部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圍繞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目標和時間節(jié)點任務,集中精力,聚集力量,整合資源,舉全縣之力合力攻堅。
深入調研,理清思路。張家川縣委、縣政府結合縣情實際,經過充分調研論證,提出了“369”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計劃(即:大力發(fā)展清真餐飲服務業(yè)、牛羊規(guī)模養(yǎng)殖業(yè)、工業(yè)商貿流通業(yè)“三大富民產業(yè)”;深入實施耕地梯田化、飲水安全化、農田道路網絡化、溝壑梁峁林帶化、城鄉(xiāng)清潔化和耕作機械化農村高標準 “六化”建設;扎實推進農村危舊房、村級綜合服務用房、村民集體活動用房建設,著力提升義務教育、技能教育、素養(yǎng)教育水平,統籌抓好生活保障、安全保障、組織保障的 “三房三育三!本艂保障)和“3581”幫扶模式(即:聚集省市縣3級聯村單位,匯集黨政事業(yè)單位、民營企業(yè)、宗教界人士、致富帶頭人、縣外力量5支幫扶隊伍,組織8000名幫扶人員,促進10.45萬貧困人口整體脫貧),使全縣落實精準扶貧戰(zhàn)略、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措施更加具體。

健全機構,精準指揮。籌建了張家川縣扶貧攻堅指揮部,由縣四大組織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并組建了11個工作部,由11名縣級領導任部長,落實了扶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場所和工作人員;各鄉(xiāng)鎮(zhèn)成立了扶貧雙聯工作站,每個貧困村成立了扶貧雙聯工作室,切實做到縣扶貧攻堅指揮部掛圖作戰(zhàn)、精準指揮,各鄉(xiāng)鎮(zhèn)扶貧雙聯工作站協調銜接、一線指揮,村級扶貧雙聯工作隊聚焦目標、以村為戰(zhàn)。

強化宣傳,激發(fā)活力。發(fā)放宣傳資料4萬余張,印制建檔立卡工作“15問”3萬張、甘肅省精準扶貧“1+17”工作方案解讀1萬張,印發(fā)省、市、縣精準扶貧文件匯編1000余本,制作宣傳版面100余面,書寫固定性宣傳標語700余條,編寫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精準扶貧快板宣傳集和扶貧濟困“臥爾茲”演講文稿,在縣政府網站、手機報等媒體平臺開設了精準扶貧專欄,開展了專題系列宣傳報道,營造了全民參與、支持精準扶貧的良好氛圍。建成了閆家鄉(xiāng)車古村、木河鄉(xiāng)莊河村等一批“扶貧勵志示范教育基地”,組織縣委宣傳部協同天水電視臺行程1.5萬多公里聯合錄制了32集“張家川人闖世界”紀錄片,用脫貧致富的典型生動事例,激發(fā)了全縣回漢群眾尤其是貧困群眾跟黨奔小康的創(chuàng)業(yè)激情和“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感謝共產黨”的樸素感情,進一步堅定了全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領導帶頭,干部帶動?h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主抓落實,多次召開常委會議、扶貧攻堅指揮部全體會議、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現場會,專題研究、安排部署精準扶貧工作;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包鄉(xiāng)鎮(zhèn)縣級領導緊盯全縣精準扶貧工作任務,經常深入鄉(xiāng)鎮(zhèn)、村組、農戶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準確掌握基層群眾發(fā)展需求,現場解決貧困村、貧困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三嚴三實”要求。各單位、各鄉(xiāng)鎮(zhèn)主要負責同志和工作人員、各級幫扶隊員和雙聯干部以“5+2”“白+黑”的敬業(yè)精神和愛民情懷,緊盯精準扶貧工作任務,夜以繼日地開展工作,手把手幫助貧困戶制定脫貧措施,發(fā)展致富產業(yè),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與贊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