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扶貧搬遷搬出新生活

一棟棟小洋房整齊劃一,一條條水泥路通向遠方,一盞盞太陽能路燈高高聳立,一面面文化墻讓人心情愉悅……12月11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采訪團一行走進武山縣樺林鎮(zhèn)蘭溝新村,被眼前的美麗鄉(xiāng)村所吸引。

“我們家今年4月從以前住的郝山搬了下來,只掏了1萬元就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現在和以前比,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今我們農民的住宅都可以趕上城里人了!”正在自家院里忙著晾曬中藥材的蘭溝新村村民焦召平滿臉喜悅地對記者說到。焦召平告訴記者,她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他們一家9口人住在4間有裂縫的土坯房里,一到下雨天可謂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而且還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挑水吃,F如今,他們一家從山上搬到了山下,住進了新房子,自來水就在廚房,孩子上學也很方便,她和家人在家門口就能打工,真的是太高興了,說起新舊村的對比,焦召平頓時打開了話匣子。她高興地帶記者參觀了家里的新房子,客廳、臥室、廚房、陽臺、衛(wèi)生間一應俱全,整個院落干凈整齊。

(采訪武山縣樺林鎮(zhèn)蘭溝新村易地扶貧搬遷戶焦召平新居)

樺林鎮(zhèn)上溝村、陳咀村、郝山村地理條件差、交通不便,產業(yè)發(fā)展困難,扶貧成本較高,群眾搬遷意愿強烈,為徹底改變生活環(huán)境,加快脫貧致富進程,經村民申請、村級評議公示、鎮(zhèn)級審核、縣級審批等程序,將3個村7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2016年第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計劃。樺林鎮(zhèn)郝山、上溝、陳咀3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于2016年啟動建設,占地面積55.15畝,新建安置房70套,共搬遷安置郝山、上溝、陳咀3個貧困村5個自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0戶337人,其中,郝山村13戶62人,上溝村30戶146人,陳咀村27戶129人。和焦召平家一樣,武山縣還有許許多多的困難群眾都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新建文化廣場和公共基礎設施的全面建成,使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異地搬遷好政策,安居樂業(yè)謀幸!闭缥幕瘔ι纤鶎懙,武山縣還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當前與長遠結合,認真謀劃搬遷群眾后續(xù)產業(yè)發(fā)展,建成“扶貧車間”,吸收18名婦女就近就業(yè),人均月工資2200元以上;返鄉(xiāng)能人陳元忠流轉土地600畝建設農業(yè)產業(yè)園,吸收搬遷群眾就近務工;積極發(fā)展以冬花、柴胡、黨參等為主的中藥村750畝,畝均增收4000元;足額落實公益性崗位、低保救助等惠民政策;光伏扶貧為70戶搬遷戶每戶分紅3000元,為3個貧困村每村分紅1.5萬元,通過多渠道努力,真正實現搬遷群眾搬得出、穩(wěn)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天水在線編輯:呂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