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地址:http://szb.gsjb.com/html/gsjjrb/20160615/gsjjrb03.html
在清水縣綠色掩映的山巒中,行走在一條條水泥鋪就的山區(qū)道路上,一排排映天的新樓,一群群豬羊、連片無際的核桃樹群映入眼簾。采訪中,記者通過三年前到去年底的數(shù)字對比發(fā)現(xiàn),2013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786萬戶9.48萬人,貧困發(fā)生率31.71%。2014年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萬戶7.3萬人,脫貧5771戶2.63萬人,貧困發(fā)生率24.34%。2015年全縣達到脫貧標準的貧困人口2.925萬人,凈減貧2.91萬人,達到脫貧標準的貧困村31個,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干部心中裝著群眾
“精準扶貧,首先要心中裝著群眾!笨h委書記劉天波告訴記者,縣上要求在干部下基層中把新的作風帶到基層,用真效實績考量各級干部,實實在在地把群眾路線教育的成果讓群眾觸摸到,讓老百姓對干部作風有新的認知。干部作風牽動著全局,一支能打仗的隊伍才能打好一場攻堅戰(zhàn)。縣委指導編制“1+17”精準扶貧方案,部署開展“12356”精準扶貧推進行動計劃,打出了一套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的“組合拳”。這個“組給拳”讓扶貧工作精準到每一個干部每一個貧困戶。
掛圖式作戰(zhàn),是清水扶貧的一大創(chuàng)舉。在清水縣每個村委會,記者發(fā)現(xiàn),都有一組精準扶貧的作戰(zhàn)式掛圖,每一戶精準扶貧的對象的名字被高掛起來,對其脫貧的內容、時間、方法、責任人寫的一目了然,在一項項內容完成后,通過上級驗收才能收兵。在永清鎮(zhèn)張揚村,縣委辦公室的4名干部長年駐守在這里,不脫貧絕不撤人。駐村干部說,他們這樣的干部在全縣有上萬名“落戶”在大山深處。

群眾都盼著干部來
清水縣永清鎮(zhèn)溫溝村農民、老黨員劉萬宗指著自己手中的日記說,“我有寫日記的習慣,這里記錄著干部到我家傾聽疾苦的事實!彼钢抑行律w的房子說,村上有能力的人現(xiàn)在都富了,他由于身體不好,沒有能力富起來,房子破舊,村上積極幫助協(xié)調,落實了危房補助,自己住上了新房。
據(jù)了解,清水縣每個行政村下派一名“第一書記”、每個自然村選派一名科級干部,統(tǒng)籌包鄉(xiāng)縣級領導、“第一書記”、科級干部、雙聯(lián)干部、鄉(xiāng)村干部五個方面4200多人的工作力量,指導協(xié)助鄉(xiāng)村完成貧困村、貧困戶調查和信息采集,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提供了力量保障,做到了縣、鄉(xiāng)、村、戶層層有人抓、有人管,把全縣貧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
縣委書記劉天波與縣委一班人身先士卒,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基層,受到了群眾的交口稱譽。白沙鎮(zhèn)白沙村農民李孝輝飽含感情地告訴記者,“我是一個病人,縣鄉(xiāng)干部經(jīng)常到我家來,過問我的生活,因為享受了政府的政策,我的生活才不落到人后。”說到干部的作風,村上的老黨員賈保祥說,現(xiàn)在群眾都盼著干部來,因為每次來都是為老百姓解難題的。

干部真干項目真扶
為了聚集精準扶貧的目標任務,著眼補短板解難題,清水縣探索推出了農戶分類提升、“農戶貸款、帶資入股、就業(yè)分紅”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差異化扶貧、電商扶貧等28項改革與扶貧相融合的好經(jīng)驗、好模式,推動扶貧工作由“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從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扶貧工作責任制,帶頭做好精準識別、進度安排、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等工作,建立“整合項目+財政專項+金融扶貧+社會幫扶+群眾自籌”的多元投入機制入手,大力推進“1+17”精準扶貧方案落地見效,引導全縣上下做到了“干部真干、群眾真動、貸款真幫、項目真扶”。

清水縣深入實施“3341”項目工程,全年落實到位國家和省市投資11億元,開工建設重點項目134個,累計完成投資52.4億元,拉動全縣完成固定資產(chǎn)投資59.3億元。爭取更多扶持政策,清水 2×1000兆瓦火電等國家能源局、省發(fā)改委扶貧幫扶項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實施城市重點建設項目18個,“東西延伸、南北拓展、舊城改造、產(chǎn)城融合、功能完善”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大力推進“6873”交通突破行動,建成農村公路96條349公里。全力推進17個小城鎮(zhèn)建設,實施易地搬遷34村1405戶6848人,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